【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河北医药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ISSN:1002-7386
CN:13-1090/R
影响因子:2.066329
被引频次:127308
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药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河北省育龄妇女中医优生认知及需求现状研究<(3)

来源:河北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医优生在围孕产期保健、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和自然流产等临床疾病方面均有着独特优势,中医特色的物理疗法、食疗等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受孕前后

中医优生在围孕产期保健、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和自然流产等临床疾病方面均有着独特优势,中医特色的物理疗法、食疗等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受孕前后调理周期长及用药禁忌等不足[8]。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中医优生思想与技术在育龄妇女孕前保健阶段,特别是体质干预的重要意义,这对预防出生缺陷、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保健效果及收益等方面有突出作用[9-11]。吴夏秋[12]基于中医优生思想提出中医孕前风险评估模式,提高不良妊娠结局检出率,丰富孕前保健内涵。刘笃佳等[13]应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对不同体质育龄妇女进行干预,结果表明中医优生干预服务在改善育龄妇女生育力方面优于传统优生健康指导,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杨惠霞等[14]对孕前偏颇体质的育龄妇女进行中医体质调理,干预组体质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为孕育健康子代打下良好的先天基础。

此外,卫生机构在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同时,应将中医优生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现代优生优育工作中,并积极探索更适宜于育龄妇女的中医优生干预服务,构建优生优育服务新模式[15]。同时,国家应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助办法;提高对中医药相关项目的财政保障,制定积极的医疗保障政策,扩大中医诊疗项目的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16]。

3.3 基层中医优生服务覆盖面小,应加大中医药相关技术的投入与普及 本研究发现,河北省育龄妇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及私人诊所等场所接受优生服务较少,表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未切实发挥中医药针对优生优育领域在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贴近居民群众的生活共同体,在提供服务的有效性、便利性、物理可及性及连续性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是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优生优育促进工作的有效途径[17]。卫生管理部门应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突破口,结合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的需求,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防病、治病的优势及作用,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计划生育服务中推进关于中医优生技术及妊娠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中医药相关技术[18];并积极探索中医优生保健平台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模式[19],加快建立包括育龄妇女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围孕产期中医保健调理、干预效果追踪在内的育龄妇女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平台。同时,在鼓励多种形式办医的制度下,要充分发挥个人诊所、社会办医等模式对中医药事业的保护、扶持、发展作用。

3.4 基层中医优生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应强化宣传意识,开展多种形式宣教 本研究表明,育龄妇女主要通过医疗机构(42.82%)、大众传媒(38.72%)、家人朋友(36.90%)等途径接受中医优生知识,而通过社区宣传的获取率仅为15.49%,说明基层缺乏中医优生知识的科普宣传。

同时,此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育龄妇女希望从医疗机构、社区宣传、大众传媒等途径获取中医优生知识,这反映出医疗机构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在这项工作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这就需要培养开展中医优生宣传、咨询的技术人员,提高其对中医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医优生的推进提供人力保障;编写中医优生预防保健系列书籍及宣传手册,利用宣传栏等手段在医疗机构及社区开展宣传教育;针对孕前、孕中、产后保健等不同阶段,定期对育龄妇女开展侧重于中医健康调理和指导的优生优育专题讲座及咨询服务,丰富中医孕产保健知识。此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平台,进行以中医优生优育保健知识为主题的社会宣传,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在线建立优生优育健康信息平台,分时期、分阶段地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及健康指导,平台还可设置专家在线指导答疑,以满足不同阶段育龄妇女的个体需求,进而增强育龄妇女中医优生意识[8]。

综上所述,河北省育龄妇女对中医优生服务存在较大需求,但对中医优生思想内涵和方式的认知不够。应在基层卫生机构深入推进中医优生服务,且在加强医务工作者中医优生技术的同时,加大中医优生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提高中医优生服务在这一群体的应用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 王光辉,王琦,薛俊宏.中医与优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52-53.


文章来源:《河北医药》 网址: http://www.hbyyzz.cn/qikandaodu/2020/0921/498.html


上一篇:河北省乡村医生对同行评议与监督的意愿状况调
下一篇:4种河北道地药材多糖成分的制备及抗氧化作用